女孩8岁初潮,12岁身高止步146,真的是吃出来的性早熟吗?
发布时间:2024/01/15

640.png

「性早熟」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热点

性早熟食物黑名单,

也在不停地更新

豆浆、速成鸡、反季节瓜果

.........

这些食物真的会造成性早熟吗?

今天就带大家深挖一下

背后的真相。


性早熟的表现

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7.5岁前出现性发育征象。

也就是说,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阴囊变松、着色,阴茎增长、增粗,阴毛的出现以及变声和遗精等情况。

女孩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腋毛和阴毛发育以及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来临等情况。文文八岁出现初潮,明显存在问题。

640 (1).png


性早熟的危害

01影响身高

儿童性早熟会导致性激素提前释放,提前出现短暂的生长高峰,身高较同龄儿童高,这类孩子的骨龄通常会比实际年龄大一岁以上,甚至大两岁以上。

但同时由于性激素的作用,促进孩子骨骺闭合,压缩生长时间,当同龄人还在长高的时候,文文已经停止生长了,身高会逐渐被同龄人赶超,导致成年后身高不理想,止步146cm。

02影响心理健康

早熟发生以后,伴随着第二性征也会提前出现。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同步,孩子极易产生自卑或恐惧心理。

若因此遭到周围人群的嘲笑,可能会导致孩子自卑心理加剧,情绪长时间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抑郁、自闭或焦虑等心理问题。

文文的家长需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加强和孩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与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03其他疾病信号灯

部分儿童性早熟是由特定疾病引起(颅内肿瘤,脑积水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肾上腺皮质肿瘤、卵巢囊肿、卵巢、睾丸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若不及时诊断及治疗,严重影响健康。

因此,文文还需要父母带领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上述疾病风险。


这些食物与性早熟关系不大

01豆浆

豆浆含有一种叫大豆异黄酮的物质,和雌激素的化学结构类似,但是其活性和含量都很低。

按照国家推荐的大豆异黄酮的安全量,换算成豆浆,相当于一天6大杯,也就是说,每天饮用超过6杯以上的豆浆,有引发性早熟的可能。

此外,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其实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孩子适当饮用,也有助于骨骼发育。

02鲜牛奶

奶牛每年怀孕生产后就会产奶,不需要通过打高剂量的激素,保持不停产奶。对奶牛进行人工授精,让奶牛不断怀孕也可以实现产奶。

640 (2).png

卫生部也曾在2010年8月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牛奶中含有的内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一般含量标准,雌二醇、雌三醇水平符合人乳水平标准,并且一般比牛血水平低,此外牛奶中不含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如己烯雌酚和醋酸甲孕酮等。

根据目前的研究证据,性早熟与喝牛奶没有关联。

03速成鸡

激素比鸡还贵,给鸡打激素,这赔本的买卖是没人做的。

所谓被激素打大的速成鸡,其实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优良鸡,是经过严格选种、优良培育、改良饲料和饲养环境后,一步步脱颖而出的,和激素无关。

育高儿科提醒:孩子吃鸡肉一般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好处,但如果吃多后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这些食物可能与性早熟有关

01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本身是不含有催熟孩子的物质,而是这类高油高盐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会让孩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引发内分泌紊乱,这才是孩子性早熟的真正高危因素。

02滋补食品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因此就会让孩子大量的吃补品。人参、甲鱼、蜂王浆、高丽参........

如果孩子长期服用,这些补品容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增加性早熟的风险!

03反季节瓜果

相关研究表明,像冬春季产的草莓这种反季节水果摄入过多,在女童性早熟发病中,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不仅是草莓,反季的芒果、樱桃、桃子、橙子,都可能对孩子性早熟造成影响。

640 (3).png


当然,必须明确一点,上述研究仅表明反季节的草莓可能是导致孩子性早熟的诱因之一。任何食物或物质对人体的影响都与其摄入量密切相关。

总得来说,抛开剂量来谈论这些食物的“危害”是不准确的。并不是要求家长完全忌口这些食物,而是建议适度食用,浅尝即止。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为孩子提供均衡的营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文文日常偏爱于大鱼大肉、油炸膨化食品、快餐、甜食、含糖饮料等高热量食物,却极少摄取蔬菜和素食。这种饮食习惯导致她的体重增加,体内的雌激素分泌也高于正常儿童,进一步加速了性发育的进程。然而具体病因还需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

640.jpg

性早熟更多信息请咨询高老师

育高儿科提醒:

预防孩子性早熟不妨从控制孩子体重开始。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性早熟的征象,

请及时带孩子前往育高儿科就诊!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4年1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640 (4).png

640 (1).jpg


上一篇:矮小儿童就诊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下一篇:睡不好,难长高!孩子熟睡时,这6个现象正在释放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