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家长们对孩子的身高越来越关注,生长激素也成为热议话题。
生长激素
人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刺激新陈代谢,促进组织、器官、骨骼以及整个人体发育成熟等功能,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分泌激素之一。
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
01营养选择
研究表明1,营养素和生长激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营养素能够调节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其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除了生长激素治疗,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孩子营养跟得上,长得也更快。
高蛋白饮食、低血糖水平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而高游离脂肪酸水平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因此,吃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和适当饥饿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低蛋白、高脂肪食物和饮食过饱,则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02睡眠质量差
生长激素会在全天24小时内,呈周期性脉冲式分泌。其中2,人体2/3的生长激素分泌发生在夜间,70%的生长激素在第一次深睡期释放。
睡眠质量和生长激素分泌呈正相关关系,睡眠质量好,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如果睡眠受到干扰或者一直处于浅睡眠状态,则会大大降低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生长发育。
育高儿科提醒:如果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生长激素分泌达不到高峰,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高。
03慢性炎症反复发作
慢性炎症反复发作。慢性炎症的滞后反应期是很久的,下丘脑-脑垂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及甲状腺激素一旦受到炎症的影响而功能减退,长身高的速度就会被拖慢,甚至每年递减。
研究3-4指出,慢性炎症可能会让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受到阻碍。通过实验观察得出,这种发育迟缓并非仅仅因为营养不良,即便是饮食充足、营养良好的孩子也可能受到影响。
更值得注意的是,炎症的严重程度与发育迟缓的问题呈正相关。
育高儿科提醒:积极防治疾病,对生长期的儿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长损害是可以得到恢复。
04长期情绪不佳
大多数应激状态下可引起生长激素的分泌,如手术、创伤、神经紧张和焦虑等,而儿童在心理不适宜的环境下,会出现可逆性的生长激素分泌抑制。
所以,临时的应激、适当的焦虑紧张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但如果孩子经常处于受到批评、责备,父母争吵的环境,心情压抑等不良的心理刺激中,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育高儿科提醒: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的生长环境。
这些因素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
运动
中等强度的持续运动(至少30分钟)能够促使生长激素水平逐渐提升,直至达到最高峰值。
家长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孩子的运动强度:
当孩子运动时,如果心率和呼吸都略微加快,仍然能够正常说话但无法唱歌,这就表明他们正处于中等强度的运动状态。
参考《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知识100问》,以6~12岁为例,具体活动项目、运动时间及运动次数参考如下:
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非蛋白质组成的天然氨基酸,是人体中重要的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可以“ 双向”影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5-6,从而影响儿童生长。
研究7指出,口服γ-氨基丁酸配方的制剂有降低失眠发生概率,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改善记忆等效果。因此,适当补充γ-氨基丁酸对儿童正常发育和长高有益。
总之,除了这些内分泌因素外,充足的睡眠、稳定的血糖浓度、适度的运动以及良好的情绪状态,都是维持生长激素正常分泌的重要因素。
身高管理方案请添加高老师进行咨询
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生活习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