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3月的花花初次就诊济南育高儿科时,王杏芳主任就结合各项检查,诊断她为中枢性性早熟,建议家长使用生长激素联用抑制针治疗。
花花家长果断接受王杏芳主任的双打治疗建议,一年后复查,身高154.7cm,骨龄12.7岁,对应预测成年身高为160.1±5cm,即消耗5个月的骨龄达到7.7厘米,为孩子争取更多长高时间。家长再三表示很满意现在的结果。
在性早熟所有的干预方法中,打抑制针(GnRHa)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可关于“抑制针”,家长们有着很多疑虑:
什么是抑制针?哪些孩子需要打抑制针?要打多久?为什么要双打?啥时候可以停药
什么是抑制针?
抑制针,学名叫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是一种能抑制孩子性发育、延缓骨龄过快增长的药物。
近些年抑制剂在控制儿童性早熟及促进生长发育展现了明显的效果,它能够有效控制孩子性早熟及青春期发育;使非正常的身高快速增长减慢;延缓骨龄增长速度,避免骨骺过早闭合;延长孩子生长周期,从而改善最终成年身高。
哪些孩子需要打抑制针?
抑制针要打多久?
根据中华儿科杂志《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指出:临床以改善成年身高为目的,理论上持续治疗两年以上终身高获益最多。
啥时候可以停药?
☑年龄较小开始治疗的孩子,在骨龄与年龄基本一致,同时到了青春期正常启动年龄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时停药。
☑当抑制针治疗2年以上,或者女孩子骨龄达到12.5岁、男孩子骨龄达到13.5岁时,是比较好的停药时机。
☑当骨龄预测成年身高赶上/超过遗传身高或身高曲线在P50以上时可考虑停药;
长高问题请添加高老师
王杏芳主任提醒:具体停药时间要结合孩子当时的身高、近半年身高增长速度、骨龄和当时预测终身高综合分析来确定。
为什么抑制针和生长激素要双打?
孩子长身高一方面依赖于生长速度,一方面取决于生长时间。生长速度与孩子的遗传基因、营养摄入、生长激素分泌等因素有关。生长时间越长,骨龄发育时间越长,成年身高也相对理想。
双打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重组人生长激素负责提高生长速度,性抑制针负责延长生长时间,二者各司其职,双管齐下,最终实现成年身高的优化。
抑制针必须和生长激素一起打吗?
不一定,需要结合孩子实际情况来定。中枢性性早熟的孩子在接受抑制针治疗后,生长激素分泌会受到抑制,身高增长速度放缓。
临床上有很多孩子都是采用“双打”的治疗措施,这是国内外公认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案。
当然,二者的使用一定要在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把它们当成长高法宝滥用、误用!
温馨提示:如需去育高门诊注射抑制针,
可提前与身高管理师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