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同阶段身高的生长速度不一样?
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是否正常?
孩子不同长高阶段可以做哪些事情?
青春期怎么做能长够28cm?
门诊案例
9岁的嘟嘟(化名)在一年时间内身高突飞猛涨,长高9厘米,在班里身高十分突出,为此嘟嘟妈妈十分高兴。
然而没多久嘟嘟来例假了,于是家长赶紧带她到南京育高儿科就诊,经陈晓梅医生检查,嘟嘟的骨龄已到12岁,青春期提前发育,影响成年后的最终身高,很难长到遗传身高。
陈晓梅医生在门诊看过太多因家长缺少生长发育相关知识而让孩子错失最佳长高时机的案例,她建议家长掌握一些生长发育知识,及时调整各个阶段的身高管理方案,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长高。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规律
儿童生长速度较快,身高和体重等指标在短时间内会有明显的变化。生长发育是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但孩子各年龄阶段并非匀速进行,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个儿童都会受到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独一无二的个体生长模式。
因此,生长发育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的正常范围。
孩子长高的三个阶段
孩子的身高发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关键因素:
快速生长期(0-3岁)
婴幼儿期(3岁以下,即快速生长期),出生后第一年生长速度最快,至1岁时体重是出生体重的3倍,身长增长约25cm,第二年的生长速度大约在12cm,此阶段主要受营养状况和生长激素调控。
婴幼儿期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或消化系统紊乱,需要家长合理喂养。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1-3岁孩子正餐饮用奶的量应维持在500ml左右,每天可以加一个鸡蛋,50~75克鱼或者肉、50~100克谷物,蔬菜水果适当添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图谱
请添加高老师获取
稳定生长期(3岁-青春期前)
每年生长5-7cm,此阶段主要受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共同调控。若身体没有产生足够的生长激素,每年的平均生长速率会不足5cm。
这一阶段学习压力相对不大,是身高管理的黄金期。
该阶段饮食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一食物多样化,不同的食物有机结合
二均衡安排,不是好的东西吃得越多就越好
该阶段孩子每天累计≥3小时的(包括至少1小时中等到较高强度运动)身体活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该阶段的孩子可能比较活泼,很爱玩,到晚上不容易入睡。而睡眠缺失,睡眠障碍,往往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陈晓梅医生提醒:控制骨龄增速,当心性早熟。晚一年进入青春期,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再多长5-7cm!
生长加速期(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水平提高,生长再次加速。此阶段主要受生长激素和性激素调控。性激素除促进生长外,还可促进性成熟和骨骺闭合,最终导致生长停滞。
青春期,女孩可增长约20-25cm,男孩可增长约25-28cm
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快速长个儿的时期,对于营养的需求比较高,也很容易感到饥饿,饭量有所增加是正常的。
因此,对于食物的摄入量要逐步根据孩子年龄增加,包括蔬果、大豆、畜禽肉、水产类、谷物等。
随着运动强度增加,孩子的运动时间也要相应延长,以每次30~60分钟为宜。如果孩子学业比较紧张,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锻炼,如爬楼梯、在上学路上快步行走或在睡前做伸展运动。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可放松大脑神经和肌肉,解除机体的疲劳。而且入睡后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可促进生长发育。
陈晓梅医生提醒:若观察到孩子的性发育进程异常迅速,或骨骼成熟速度远超同龄人,呈现快进展型青春期的特征,则需及时前往育高儿科或者儿童内分泌科介入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