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着生机。然而,对于许多家长来说,美好的季节却伴随着烦恼——孩子的过敏症状开始频发。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
我国受过敏问题困扰的儿童比例超40%,春季更是儿童过敏的高发季节。那么,孩子到底是对什么过敏?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什么是过敏?
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当人体接触到某些物质(过敏原)时,会激活身体的免疫细胞,从而产生一系列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
儿童过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成年身高不理想。家长们一定要重视,早发现早干预!
儿童过敏的常见表现有哪些?
一般来说,孩子过敏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皮肤过敏
症状: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泡、脱屑和瘙痒等。
呼吸道过敏
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喘息等。
消化道过敏
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
其它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哭闹、烦躁等。
过敏原有哪些?
▶▷食物性过敏原
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有牛奶、鸡蛋、花生、坚果、海鲜(如虾、蟹、贝类)、鱼类、小麦、大豆等。这些食物中的某些蛋白质成分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接触性过敏原
化妆品、染发剂、化纤物品、肥皂、塑料制品、新衣服中的染料、金属制品等,也包括冷空气、紫外线、辐射等。
▶▷吸入性过敏原
主要是指通过呼吸道吸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霉菌孢子、动物皮屑等。在我国有地域分布差异,北方以花粉为最多见,南方以尘螨为最多见。
如何判断儿童的过敏状态?
在诊断儿童过敏性疾病时,医生需要了解病史(包括家族史),作为判断儿童是否有相应过敏性疾病的重要依据。此外,还需关注症状发生的时间、可能诱因、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这些信息有助于推测可疑过敏原。
其次,医生会观察发作时的直接体征,例如皮肤红肿、瘙痒、鼻塞、流涕、咳嗽、气喘等,这些症状可以为诊断过敏的重要线索。
最后就是必要的辅助检查,目前育高儿科门诊开展的相关辅助检查有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包括吸入组和食入组),即通过抽取血液,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抗体。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更广泛的过敏原,结果相对准确。
有效预防过敏的方法有哪些?
▶▷避免接触过敏原
找到致敏来源,可以让孩子注意回避,是避免过敏的关键措施,可通过检测过敏原进行相应生活方式指导。
过敏原检测请添加高老师进行咨询
例如,对花粉过敏的孩子,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护目镜;对食物过敏的孩子,所有引起其症状的食物均应从食谱中删除
▶▷定期清洁房间
家长应勤洗晒衣物和被褥,以去除尘螨等过敏原;避免在花粉浓度高时开窗导致花粉进入室内引起孩子过敏
同时,定期清理居住环境中的灰尘、螨虫和霉菌,保持空气清新与环境整洁,从而有效降低儿童过敏风险。
▶▷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增强孩子免疫力,降低过敏的发生风险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A、D、E以及锌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这些营养素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