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尽秋来,暑热渐退。人体经历盛夏消耗,正气尚未完全恢复,儿童抵抗力较弱,更易受换季影响。
为此,家长需为孩子做好 “三防三调” ,从根本上增强体质,让孩子平稳度过秋冬,少生病、更健康,也为来年春夏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防
防燥 防凉 防乏
防燥
秋季天气干燥,空气湿度降低,燥邪当令,容易侵袭人体。孩子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水分流失更快;加上皮肤娇嫩、脏腑功能弱,体内津液更容易被燥邪 “夺走”,从而出现秋燥的情况。

防秋燥,重在“润”字。 饮食是防燥的关键,多给孩子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莲藕等食物。同时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用温水,保证身体津液充足。
除了内在调理,外部防护同样重要:
▷秋季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沐浴后可及时涂抹儿童专用润肤露,锁住皮肤水分。
▷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左右,避免呼吸道黏膜因干燥而抵抗力下降。
▷适当开窗通风,但避免让孩子对着风口直吹,便能有效抵御“燥邪”的侵袭。
防凉
入秋后,气温起伏不定,孩子体温调节能力较弱,一不小心就会着凉。随之而来的感冒、咳嗽、腹泻等问题反复纠缠,甚至迁延不愈,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应对秋季多变天气,关键在于科学穿衣与环境防护。根据气温和活动量及时增减,尤其保护好腹部、背部和足部不受凉。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路径。

防乏
秋季昼夜温差大,人体维持体温需消耗更多能量,容易疲劳。同时,日照减少促使褪黑素分泌增加,而维持活力的血清素分泌减少,共同加剧了倦怠感。孩子“秋乏”的状态也是整个夏季高消耗的延续,机体从亢奋转入休整期。
困了自然就要多睡,因此晚上可以早睡半小时,白天晚起半小时,每天就能多1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解秋乏、收敛阳气。
另外,午睡也是很重要的,在上午11点到下午1点这段时间,可以让孩子小憩半小时,也是一个很好的缓解秋乏的方法。
三调
调饮食 调作息 调运动
调饮食
秋季儿童饮食应遵循 “滋阴润肺、健脾益气” 的原则。多给孩子进食温、软、润的食物,如山药、南瓜、小米、红枣等,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为孩子提供充沛的能量,从根本上提升抵抗力。
同时应注意 “少辛增酸、避免生冷” 。严格限制冷饮、冰淇淋及油腻之物,保护孩子脾胃健康,预防秋季腹泻。

调作息
调作息,重在顺应自然,收藏阳气。作息上,督促孩子早睡早起,保证比夏季更长的睡眠时间,深度的休息是身体最好的修复剂,能有效蓄积正气,让孩子平稳度过季节更迭。
调运动
秋季运动应以和缓、适度为原则,选择天气晴好、气温适宜时,带孩子进行散步、慢跑、拍球、跳绳等轻度至中度的户外活动。这有助于舒展筋骨、振奋阳气,提升身体活力与耐寒能力。




育高官方微信
育高官方微博